在剛剛結束的2019“亞洲杯”中文辯論錦標賽中,東莞中學辯論隊榮獲A組亞軍、B組殿軍的好成績。我校傅榏源同學榮獲“全程最佳辯手”稱號,胡嘉晴同學榮獲“全程優秀辯手”稱號。應組委會邀請,我校代表隊還將參加國際論壇的路演(現場進行公開表演賽)。

賽事詳情
“東莞中學辯論隊問候在場各位!”
時隔三年,東莞中學辯論隊再次站上“亞洲杯”中文辯論錦標賽的決賽舞臺,發出這句擲地有聲的問候。
7月27日,來自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泰國等地的六十八支辯論隊伍齊聚臺北,共赴這場辯論盛宴。

劉京京、殷瑋、林圣偉、常愛梓、林碧芬等世界級辯手與教練作為評委悉數到場,足見賽事規格之高。
本屆“亞洲杯”賽事根據辯手年齡劃分為A組和B組。我校辯論隊派出兩支隊伍分別參加A組、B組的比賽。A組參賽隊伍由我校三名高一隊員和兩名高三隊員組成,B組參賽隊伍則由六名高一隊員組成。
A組賽況
在第一場小組賽中,東莞中學代表隊與蘇州德威中學代表隊就“推廣基改作物(基因改造作物)是人類的福音/災難”這一社會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以6:1.5的比分贏得比賽。然而在第二場小組賽中,我隊發揮不佳,以2.5:5.5的比分輸給臺灣新竹高中代表隊,進入復活賽。

隊員們并沒有因此氣餒,很快就調整好了狀態。在復活賽中以789分戰勝天津實驗中學代表隊,晉級十六強。
在16進8的比賽中,東莞中學代表隊以6:2戰勝廣東仲元中學代表隊,雙方圍繞“實物型電商/服務型電商會是未來的主流”這一辯題展開精彩交鋒。之后在8進4的比賽中我隊以6:3的優勢比分戰勝第三屆“亞洲杯”冠軍中山女子高級中學代表隊,成功挺進四強。

在關鍵的半決賽中,東莞中學代表隊對戰新加坡華僑中學代表隊,雙方針對“競技體育項目出現強國壟斷,對該項競技體育發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展開討論。我校辯論隊憑借優異表現以10:2.5的比分戰勝對手,殺進決賽。

在臺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我校與熟悉的老對手臺灣高雄女中代表隊在臺下近千名辯論愛好者的關注下爭奪冠軍席位。決賽辯題緊跟時事熱點——“消費主義增加/消減人的幸福感”。

經過一番緊張激烈的角逐,我校辯論隊以5.5:8.5的比分惜敗,但也獲得亞軍的好名次。

而我校胡嘉晴同學則榮獲“全程優秀辯手”暨“決賽單場最佳辯手”的稱號。

胡嘉晴同學陳詞
正是奇妙的緣分,三年之前的“亞洲杯”決賽現場,我們與臺灣高雄女中狹路相逢,并贏得比賽,成為中國大陸地區首支奪得國際賽冠軍的中學辯論隊伍。

第二屆“亞洲杯”決賽現場
而今,雖有缺憾,仍算圓滿。
決賽選手簡介
一辯:何增鴻
第七屆東莞中學辯論隊隊員、曾參加第六屆“山海杯”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中學組比賽

二辯:王文琛
第五屆東莞中學辯論隊隊員、第一屆“世外杯”亞洲中學華語辯論邀請賽冠軍

三辯:胡嘉晴
第五屆東莞中學辯論隊隊長、2019“亞洲杯”中文辯論錦標賽A組全程優秀辯手、第一屆“世外杯”亞洲中學華語辯論邀請賽冠軍暨全程最佳辯手
四辯:唐佳欣
第七屆東莞中學辯論隊副隊長、2019廣東省“賀歲杯”名校辯論邀請賽十佳辯手、2019“縱橫杯”廣東省賽亞軍

A組其他參賽選手
李詩
第七屆東莞中學辯論隊副隊長
B組賽況
由全高一隊員組成的B組參賽隊伍初次亮相國際大賽的舞臺,與馬來西亞循人中學代表隊、山東煙臺一中代表隊、上海七寶德懷特中高級中學代表隊、上海華二紫竹萊蒙尼亞學院代表隊、馬來西亞加影育華國民型中學代表隊進行對決,為大家獻上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比賽,也拿到了殿軍的好成績。

我校的傅榏源同學更是創造歷史性的奇跡,榮獲“全程最佳辯手”榮譽稱號。在以往的辯論賽事中,全程最佳辯手往往在冠亞軍隊伍中誕生。而傅榏源同學所在的B組隊伍止步八強,但她仍憑借五場比賽的精彩發揮拿下該獎項,足見其優異的辯論水平。從初中就開始接觸辯論的傅榏源同學,對辯論抱有極大的熱情。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她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力。輝煌成績的背后是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以及對日常事物的深入思考。

當然,作為一只隊伍,默契的配合在場上尤為關鍵。經過此次賽事,B組隊員更加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B組隊伍比賽掠影
B組選手簡介
鄭嘉儀
第七屆東莞中學辯論隊隊長

傅榏源
第七屆東莞中學辯論隊副隊長、2019“亞洲杯”中文辯論錦標賽B組全程最佳辯手、2019廣東省“賀歲杯”名校辯論邀請賽十佳辯手、2019“縱橫杯”廣東省賽亞軍暨全程優秀辯手

江博晨
第七屆東莞中學辯論隊隊員

譚汶清
第七屆東莞中學辯論隊隊員

吳文思
第七屆東莞中學辯論隊隊員、曾參加2019廣東省
“賀歲杯”名校辯論邀請賽
劉亞銘
第七屆東莞中學辯論隊隊員

“披荊斬棘 終有收獲”
七年來,東莞中學辯論隊參加過大大小小幾十場比賽,曾蟬聯兩屆全國賽冠軍,拿下兩屆國際賽冠軍、三屆省賽冠軍,在亞洲中學辯論隊伍積分榜上位居前列,是名副其實的辯論強隊。
然而,自2018年初取得第一屆“世外杯”亞洲中學華語辯論邀請賽冠軍之后,東莞中學辯論隊似乎沉寂了下去,一直未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比賽成績。
在此期間,隊員曾經一度陷入迷茫。盡管有多次調整訓練方式的嘗試,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但我們,從未放棄。每當我們看見照片墻上的光輝時刻,都與有榮焉,倍感鼓舞。

(因榮獲第二屆“亞洲杯”冠軍而得到來自知名辯手黃執中先生和馬薇薇女士的祝福。)
作為莞中辯論隊的一員,續寫輝煌是我們的使命;作為東莞中學的學子,為校爭光更是我們的心愿。
懷揣這一強烈的榮譽感,局勢在2019年的“縱橫杯”廣東省賽中開始扭轉,東莞中學代表隊過五關斬六將,取得亞軍。又因為這一成績的激勵,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為了準備這次“亞洲杯”,我校辯論隊隊員充分發揮吃苦耐勞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備賽。備賽期間,每天都有幾十篇的論文需要查閱,都有數不清的攻防需要磨合。亞洲杯的辯題對于中學生來說難度不小,見到“基改作物”這樣陌生的名詞時,隊員在網絡上竟然找不到名詞全稱和解釋。但也正是因為面對巨大的挑戰,我們才會付出更多的努力。
Be
running up that road
Be
running up that hill
Be
running up that building
歷盡千帆 滿載而歸

我們的堅持
很多人都問過我們一個問題“辯論這么辛苦,為什么還要堅持?”
對于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但是只有真的走過辯論這條路,才能體會到堅持辯論的意義。
因為不甘平凡,所以我們選擇在十幾歲的年紀就接觸社會議題。
因為心存敬畏,所以我們不斷地去糾正、去改變自己的認知。
因為渴求知識,所以我們勇敢地去觸碰知識盲區、開拓視野。
因為現實功利,所以我們享受辯論世界里單純的快樂與美好。
······
無論因為什么,面對辯論時我們都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正如熊浩學長形容的那樣:“他們并沒有直接的因此而獲得現實中真金白銀的收獲,他們只是非常稚嫩的想要觸碰,文明當中最中樞的那個部分,他們只是非常想用薄弱的肩膀去承擔一點點言說的使命?!?nbsp;
并肩而行的我們
自備賽以來,學長姐們就為參賽隊伍積極貢獻自己對辯題的深刻見解,有的學長姐甚至多次與隊員面對面討論,這給予了參賽隊員極大的幫助。
盡管不能親臨決賽現場,但莞中辯論隊前幾屆的隊員們都在社交平臺上與參賽隊員共同慶祝。



高中兩年的辯論生涯說長不長,但它在每屆隊員的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畢竟,
我們一起看過臺北的日出,
我們一起走過蘇大的校園,
我們一起熬過大馬的夜晚,
我們一起踩過青島的雪地,
安慰因輸比賽痛哭的隊友,
見證了一個個奇跡的誕生,
我們是相互信任的隊友,
也是互相依靠的家人。




新的征程
在未來,我們還將注入新鮮的血液,迎接更多的挑戰,書寫屬于我們的傳奇。
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校領導和老師,感謝給予我們鼓勵的同學,感謝莞中校友和社會人士大力支持和幫助!
“東莞中學辯論隊問候在場各位!”
